记者从9日在南京召开的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获悉,2011年,江苏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工作主线,“十二五”开局之年出现三个新变化: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人才引进层次更高作用更大。
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来自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2011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2%,创投资金规模超过650亿元。在此带动下,去年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1万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47.6%和44.3%,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2%,区域创新能力继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
江苏省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厅长徐南平表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创新型国家或地区这一指标达到2%以上。“2012年,江苏将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程,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2.3%,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
近年,江苏省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先后建成了江苏(沙钢)钢铁研究院、无锡尚德光伏研究院和联创软件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鼓励企业从一般产品应用开发走向自主创新。目前,江苏70%以上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发展新兴产业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2011年,江苏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全省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实施“万企升级行动计划”和“百项千亿”技改工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8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7万亿元,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达140家,其中超500亿元的15家。
江苏省人大代表、扬州市长谢正义表示,发展新兴产业不仅推动产业升级,而且可以提升城市品质,“城市是人的结合体,新兴产业就业门槛比较高,大量高端人才的引进可以提高城市品质和素质。”
2011年,江苏新增两院院士6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类人才占全国的32%。目前,江苏已引进高层次人才近9万名、创新创业团队2200多个,创办高科技企业1000多家,形成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链式效应”,为江苏科学发展注入强劲“智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