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无锡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无锡分站 >> 本地资讯 >> 掘金海外,“江苏制造”迎来新机遇

掘金海外,“江苏制造”迎来新机遇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 2008年12月03日 16:32:00 打印

上个月,天工集团出资3000万元收购英国一个有着156年历史的切削工具业品牌,比以往少花1000多万元。董事长朱小坤说,“用欧洲品牌在欧洲销售,集团明年切削工具销售将达6亿元。”

  飞达集团则用30万美元购买美国一项技术,利用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生产螺旋藻,再进一步生产生物柴油。12月10日,双方将签署交接协议。

  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变数。总体看,江苏企业“走出去”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1-10月,全省共核准境外投资项目204个,项目数和上年持平,中方出资额达5.8亿美元,增长52.2%。但在新形势下,江苏企业该如何趋利避害、把握机遇、积极作为?

  “现在到国外走一走,就会发现企业到境外投资有很多新机会。”刚刚率企业赴德国参加跨国经营培训班回来,省外经贸厅境外处处长孙津梳理出几个方面。首先是资源性产品开发利用有利好,许多国家政府欢迎外国企业开采,以增加就业、稳定税收。参加培训的徐矿集团就抓住机遇,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寻找开采项目。同时,澳大利亚官方也来南京推介,宝泽金融集团投资银行部负责人介绍,他们手上有多个铁、铜、铀矿开采项目,希望和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其次,是收购境外企业优质资产。最近一阶段,欧洲出售资产、股权的企业明显增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发来多个信息,包括一家德国生产高档西服面料的企业希望出售,荷兰一家纺织品连锁销售商出售欧洲的150多个门店等。第三,是到欧美地区开办、收购研发机构,购买先进技术成果。就像天工、飞达集团一样,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办成更多的事。第四是招揽人才,特别是平时很难接触到的高级技术人才。最近,鱼跃集团就从日本成功引进了2名专家。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很多国家将中国经济看作全球经济板块最活跃的成分,更加重视吸引中国企业的投资。很多国家的投资促进机构专门成立中国小组,有的聘请中国人从事双向投资促进工作,服务于对华招商引资。特别是东欧地区商机更多,比如,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欧盟成员的产品进入欧盟无贸易障碍,明年斯洛伐克还将加入欧元区,贸易便利性和相对便宜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价格,使得优势更加明显。不少东欧国家还在学习我国经验,设立工业集聚区、开发区,向中国企业招手。

  当然,我省企业“走出去”也应正视新情况,正确应对新挑战。比如,境外投产企业普遍遭遇所在国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等问题。苏南一家机械制造厂随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波兰,去年效益很好,今年因波兰货币贬值一个月就损失上千万。另一家机械企业在越南办厂,以往的每年10月都是销售旺季,今年10月销量却仅有上年的一成。此外,矿产资源价格走低、境外经贸合作区招商引资难度加大等,都成为“走出去”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将“江苏制造”放置到新的国际经济坐标系中考察,专家认为,“走出去”优势还在,这既表现在相对成熟的产品和技术上,也表现在相对低廉的成本优势上。特别是作为制造业基地,江苏企业经过多年成长发展,已有一批企业在本行业乃至国际产业格局中拥有了话语权,这是企业搏击国际市场、掘金海外的重要支撑。省国际经贸研究所所长夏网生认为,现在如果说外贸、外资是挑战中的机遇,“走出去”则是机遇中的挑战,投资成本下降、贸易便利化程度提高等都是很好的契机。从另一角度看,金融危机在某些领域出现的市场空隙,给江苏企业带来扩张新机会。飞达集团在德国兴办仓储贸易基地,将国内生产的各种钻头在当地再加工,用自主品牌在欧洲销售,市场得以稳步拓展。目前已在当地购置土地,积极筹建生产基地。

  让更多“江苏制造”走出去,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合作,需要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作为政府,应在传递有效信息、破解融资瓶颈等方面有更多作为,帮助企业将市场机遇向研发、销售两端扩展,同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作为企业,既要大胆,更要在跨国经营的管理、人才特别是跨越文化障碍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上一篇:金融危机下推进城市化“物美价廉”

下一篇:尚无迹象表明人民币将步入贬值通道

广告

热点新闻